蔡司預期進一步增長,增效項目取得碩果
· 2015/16財年上半年營收增至23億歐元,息稅前利潤達2.8億歐元
· 直接業務增長強勁Ÿ
· 為下半財年設定雄心勃勃的目標
德國奧伯科亨,2016年4月29日——在截至3月31日的2015/16財年上半年中,蔡司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5%,達到23.22億歐元(去年同期為22.06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為2.8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1.91億歐元增加近9000萬歐元。
卡爾蔡司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ichael Kaschke博士表示:“蔡司上半年整體業務表現良好。特別是在醫療技術以及研究和質量技術領域,我們實現了強勁的增長。此外,旨在提高公司競爭力的項目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們將繼續這些項目,以保持并擴大多年來所建立的領先優勢。”
|
2015/16 財年 |
2014/15 財年 |
變動 |
研究和質量技術 |
719 |
644 |
+12% |
醫療技術 |
621 |
573 |
+8% |
視力保健 / 消費光學 |
530 |
489 |
+8 % |
半導體生產技術 |
419 |
481 |
-13 % |
研究與質量技術部門(包括工業測量技術和顯微鏡業務部門)實現總體增長:盡管顯微鏡業務與去年同期持平并且未達到營收目標,但工業測量技術部門因幾乎在所有產品線上都出現需求增長而獲益明顯。醫療技術部門在充滿活力的醫療保健市場中再次擴大了業務。視力保健/消費光學部門營業收入實現強勁增長,特別是因新發布品牌鏡頭和攝像機鏡頭而大獲成功。正如預期的那樣,由于半導體市場需求不足,半導體生產技術業務出現下滑,但EUV技術領域出現了積極的信號,芯片制造商一直認可EUV掃描儀所實現的結構性能。
財務亮點
蔡司近90%的業務在德國之外。在2015/16財年上半年,蔡司在亞太地區尤其成功,營收總計5.48億歐元,和去年同期(4.6億歐元)相比,經過匯率調整后的增長率為16%。
蔡司將約9%的銷售收入投資于研發。在2015/16財年上半年,研發支出為2.07億歐元(去年同期為2.21億歐元)。
在2015/16財年上半年,蔡司在物業、廠房和設備上的投資共計5400萬歐元(去年同期為5800萬歐元)。相比之下,折舊共計7600萬歐元(去年同期為7400萬歐元)。
截至2016年3月31日,凈流動資產共計5.44億歐元,比上個財年末高1.7億歐元(2015年9月30日為3.74億歐元)。流動現金總計3.55億歐元(去年同期為1.65億歐元)。
員工
截至2016年3月31日,蔡司在全球各地擁有25,310名員工,與去年同期相當(2015年3月31日為25,287名)。
展望:2015/16財年目標極具挑戰
相關市場和地區的經濟預測仍舊復雜多變。盡管新型經濟體增速放緩且半導體市場持續萎靡,但蔡司預期下半年將繼續增長。“旨在提高公司競爭力的計劃讓我們在上半財年實現了雄心勃勃的目標。隨著我們繼續優化成本結構和效率,我們預計2015/16財年的營收和息稅前利潤仍會略有增長。”Kaschke博士說到。
在成長性市場的潛力
Kaschke博士著重說明了他對增長的預測:“鑒于我們的創新實力,我們認為提高數字化水平是我們進入和打造新的成長性市場的重大機會,特別是醫療和工業4.0領域。數字化也將讓我們進一步聚焦客戶需求。”
關于蔡司
蔡司是全球光學和光電行業的技術帶領者。全球近25000名員工在2014/15財年創造了45.11億歐元的業績。蔡司致力于開發和行銷光刻技術、測量技術、顯微鏡、醫療技術、眼鏡片、相機與電影鏡頭、望遠鏡和天象儀技術。憑借其解決方案,公司不斷推動世界光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公司共有六大業務部門:工業測量、顯微鏡、醫療技術、視力保健、光學消費品和半導體制造技術。蔡司在40多個國家擁有約30座工廠、50多個銷售與服務機構以及約25個研發機構。公司于1846年在耶拿成立,總部位于德國奧伯科亨?柌趟竟煞莨臼秦撠煵趟炯瘓F戰略管理的控股公司,公司由Carl Zeiss Stiftung(卡爾蔡司基金會)全資所有。
關于蔡司中國
早在1957年蔡司就已進入中國,目前蔡司集團在中國設有顯微鏡、醫療技術、工業測量和視力保健四大事業部。中國區是蔡司集團*富活力的增長市場之一, 我們在全國共有2,500多位員工,分布于各地的7個生產基地和15個銷售與服務中心為本地客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為全球各相關業務提供生產保障。
近年,蔡司中國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和西安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了從研發到教習的廣泛合作,為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支持本地研發、推進產學研應用合作不懈努力。2012年,蔡司在上海設立創新與研發中心,進一步推動中國區的長期發展。